3D列印與組織再生

3D列印技術起源於1980年代,概念是將多種可黏合材料,利用逐層列印方式產生立體結構物,早期用於製造工業元件,隨著電腦輔助設計、電腦輔助製造以及材料科學的進步,逐漸使這項技術趨於成熟,直到1995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出積層製造專利製程(3DPTM),進而創造出3D列印的名稱。目前常見的3D列印材料包含金屬、高分子、陶瓷以及生醫材料等,成型的方式有熔融沉積成型術(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立體光刻成型術(Stereolithography,SLA)、選擇型雷射燒結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噴墨列印術(Inkjet printing)與3D生物列印術(3D Biopriting)。3D列印已有實際的醫學應用,結合電腦斷層掃描與核磁共振攝影影像,透過電腦輔助設計軟體處理,將高解析的2D影像建構為3D立體結構,再列印出客製化的植體,例如頭蓋骨、顏面骨、下顎骨、人造骨盆、牙齒、氣管夾具等。

細胞、支架與生物訊號是組織工程的三大要素,也是組織工程結構物植入成功的關鍵,運用3D列印技術可以製造出比傳統技術更仿生的生物支架,透過控制支架的纖維排列、機械強度、孔隙率、孔徑大小、孔洞連結等細部結構,調控幹細胞的生長與分化。3D列印技術亦可依據組織基質不同,列印多重基質結構,以關節軟骨再生為例,硬骨端以膠原蛋白第一型為主要材料,軟骨端則以膠原蛋白第二型為主,列印出上下雙層結構,使之與人體組織更為相似,甚至可以在植入組織中列印血管,以提高組織再生的成功率。

近期發展的3D生物列印術,是將列印的原材料替代為「生物墨水」,亦即病患體內萃取的幹細胞或成體細胞,將生物墨水混合膠狀基質,層層堆疊出人體器官外型,並於培養皿中進行組織培養,待器官成熟後再植入人體,此技術目前仍處於動物實驗階段,一旦通過臨床實驗,將可大幅降低器官捐贈不足與移植等待過久的問題,避免傳統器官移植所造成的排斥風險,對醫療產業造成重大變革。

(作者係物治系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