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叔想告訴物治學生的事

物理治療跟復健醫學的關係是什麼?

  一進到院長辦公室,坐定,還沒向堅叔開口,堅叔劈頭就反過來問我們:「物理治療跟復健醫學的關係是什麼?」

當我們試著以自己所知道的觀點闡述,才發覺原來我們都被過去的框架侷限!目前台灣的物理治療師在健保制度中可以接受骨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整形外科、家庭醫學科等醫師的照會,若不受保險的限制,其實是每一醫專科醫師都可以轉介個案給物理治療師。但現行制度看起來,卻是其他科醫生想要照會物理治療師,則需要經過復健科醫師。其實物理治療並不應被涵蓋於復健醫學之下,而是有部分的重疊;相反的,物理治療的內涵貫穿了整個第一至第四醫學(見圖例),從人的出生、健康促進直至死亡。只是礙於制度以及醫療現況,我們常常將自己侷限。

  撇開制度與利益導向的屏障,專業素養很重要。

堅叔說:「是專業就應該獨立!」六年制的推行不外乎是為了我們的專業自主性,在面對現今制度、與現有體制做衝撞時,我們又應該具備那些專業能力?倘若大家顧慮的是工作量與責任的增加,反倒變得怕事卻步且保守,因而選擇安於現狀,那麼要讀六年會不會又太辛苦了?所以我們更應該從最根本的地方開始充實,至少跟自己有關的都要學會。例如,長庚醫院整形外科會將手部開刀的病患照會予物理治療師,那裡的PT就成了手部的專家,知道該給什麼處方內容與劑量控制等;接受神經科照會的物理治療師就要有影像判讀的能力,判別該腦傷病患能進展的限制,並以此依據與病患及家屬做治療評估計畫的溝通討論;還有,當今天一位下背痛的患者被轉介到你的手中,你又如何能夠判斷該患者真的只是一般下背痛抑或是癌末轉移呢?

  堅叔又問:「剛畢業與畢業10年的PT做的工作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答不出來。此一問也讓我們發現很奇怪的是,PT的專業技能似乎並沒有隨著年資增加而有太多的進展,是因為沒有空間了嗎?還是沒有相關的分級制度呢?這又可以回到教育的部分,是不是學校把我們教得太好了,教育訓練反而提供了專業的屏障,讓我們在未來沒有太多就業方面的顧慮,但也因此會被限制住,在目前現實環境中容易使我們覺得學那麼多幹嘛,又不一定用得上。而在訂定分級標準的同時,又會碰到世代銜接問題,已經從業二三十餘年的前輩,以及蓄勢待發新出爐的DPT學生,其之間核心觀念與能力技術上演進的差異等,著實是一項考驗。待到未來這些屏障一一揮去時,我們必定要有能力且充滿自信地走出去。

 

跨出那一步,醫學的目的在於預防大家受苦

  堅叔說,他在前幾年到了台大醫院金山分院擔任院長,因緣際會下接觸了「論人計酬」的計畫,其概念是這樣的:照顧一個社區,若社區愈健康,醫院就愈賺錢。在台灣,每人每年的健保平均花費約是兩萬多元,在大家都相對健康的情況下,醫療成本花用低於健保平均,那麼省下來的錢便是醫院的收入!如此,你便會努力讓民眾不生病,於是一年365天下來,金山的社區活動便有292場之多。堅叔鼓勵同仁,除了院內的例行事務之外,撥出時間進入社區關注民眾健康,從生到死顧得好,贏得居民對醫療單位的信任,建立良好醫病關係。

  關於市立聯合醫院目前推行的社區安寧療護,堅叔提到現在台灣的醫療資源過於集中,很多醫療人員都不願意走出白色巨塔,進入社區。然而,很多時候並不該是在醫院等著病患來求診,而是需要由醫療體系組成團隊,主動前往探視那些因行動困難或交通不便等諸多限制而無法到院求醫的弱勢者,提供關懷與照護。另外,在末期病人臨終時,醫療團隊除了給予適當治療緩解其痛苦,同時也了解該病患的家庭狀況、社會背景…等,協助整個家庭面對生命的逝去,至於更深層的問題更可以透過醫療團隊介入,搭建起家人間的溝通橋樑,化解過去的誤解或恩怨情仇,讓所有人得到釋懷與安撫。

  為何台灣醫療技術一直進步,醫病關係卻愈來愈緊張?因為少了「人」的味道!堅叔提倡「個別化醫療」,強調我們不能只看見病,而是要看見一整個人,甚至於與其有連結的事物,包含家庭、社會背景、經濟基礎、情感連結…等。個別化醫療需要的是觀察力的培養(發現問題)、同理心強、懂得溝通、呈現人與人之間的關懷,並利用三方共同參與的方式,使病人、家屬、專業一起合作討論,以平等的關係交流意見。

  堅叔勉勵我們,我們不可能甚麼都會,要懂得取捨,在病人照護的大課題中,專業的範疇僅有2-3%,若只守著專業而裹足不前便失去了其他97-98%,就像巨塔裡面的井底之蛙,不懂社會之大。專業只是一個媒介,它能讓你進入、了解生活以及生命的意義,是你的專業賦予你機會,而非作繭自縛。不要侷限自己,要跨出那一步才會知道我們能做的其實很多,才會知道我們能學習的也還有很多。面對生命無常,我們應學習謙卑,也因為抱持著謙卑而更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