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進修經驗分享

本系(台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所)在今年開始招收四年與六年制並行的物理治療學士學制。六年制之目的在於:仿效美國等先進國家之物理治療教育系統,使國內畢業生取得物理治療師執照後,更能獨立進行功能性評估、鑑別診斷(包括如何分辨具有其他疾患,並判斷有無須先行轉介至其他科別進行治療之必要,如癌症、急性傷害等)、與疾患治療預防。本系目前正在延聘海外具物理治療臨床博士資格之專業教師至本系任教,且本系也需要培訓現有教師具有物理治療臨床博士之教育經驗。因此,本次出國進修與訪視的目的,在於透過實際參與修課(指進修部分),觀察與紀錄過渡性物理治療臨床博士之

(1)相關課程設計與整併;

(2) 學生評量與輔導;

(3)未來相關課程發展與規劃;

並增加學系具相關資歷之教師。這兩年美國物理治療臨床博士(Doctorate of Physical Therapy Degree; DPT) 加入的課程包括:醫學影像判讀、營養學、藥物學、心理學、鑑別診斷、問題導向學習與實證醫學。對於已具有博碩士學歷的物理治療專業人士,美國也提供約一到兩年的專業訓練以獲得相同的能力;此訓練稱為「過渡性物理治療臨床博士(transitional Doctorate of Physical Therapy Degree; t-DPT)」,以鼓勵更多從事教學或研究的學者投入臨床工作。

本次進修是到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Fort Lauderdale(羅德岱堡城)的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該校成立于1964年,是一所實施物理治療臨床博士多年的私立大學。其校地占地約300英畝,在校學生約23,000,是佛羅里達州最大的獨立高等教育機構。

本次進修一共參與四天課程,第一與第二天的課程是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Movement, Exercise, and Motor Learning。首先是實體課程授課,內容針對小兒或青少年族群的體適能。課程之前就已要求學生針對線上課程授課內容作預習,並繳交作業。線上課程內容以健康、老年與代謝性疾病患者之體適能為主,以掌握學生學習進度與程度。接著,評估學生執行運動測試能力的實作課程,上課地點由教室移往學校體育館,由學生實際操作在壽命期間(life span) 針對各族群可能會需要使用的各項體適能項目,如time up and go……等20到30項體適能檢測。老師藉由小組活動觀察學員帶領小組實施檢測之能力,並給予成績。

第二天上午是針對心肺特殊疾患之特殊體適能之檢測與身體功能缺失之相關性,下午則是神經特殊疾患肢動作控制與學習功能性評估之實作課程。

第三天課程為Patient/Client Management: Neuromuscular,上午為實體課程,內容為功能性測量(functional outcome; OM)之各項心理計量學(Psychometric)指標,且各項之功能性測量之適用對象已在線上課程授課內容作預習並繳交作業,並針對隔天參與教學的中風病患之情境做討論。題目是A「年輕急性中風患者」與B「老年慢性中風患者」之最佳outcome measure combination。預計A要給SIS 與MiniBEST,B要給ABC 和MiniBEST。學生需在見到這些患者時在有限時間內決定以下哪些項目應該再加入A與B的評估計劃內: 10MWT, TUG, ARAT, WMFT and CBM scale。本題目的在協助學生了解各項OM的特色(含信效度)、適合對象,並回饋給願意撥空擔任臨床教師之病患,以提供後續復健之參考。

總結以上四天進修課程發現,學校在過渡性物理治療臨床博士課程中十分強調課前準備(每4小時實體課程需要學生4小時預習工作)、課堂教授與實做(教完馬上做,有問題課堂發問)。課程設計上紮實緊湊(各專科間均對過去課程做刪減以利新課加入),是值得借鏡的學習對象。

(作者係本系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