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優秀青年—黃立元

本系三年級黃立元同學經系上師生推薦,獲選為106學年度臺灣大學優秀青年代表。而在121週年院慶,立元也再次獲得優秀青年的殊榮,殊堪嘉許。為此,編輯部邀請立元來與大家分享獲獎的經歷與感想。

恭喜立元獲選為優秀青年代表,想請你談談獲獎的心得與感想。

首先要謝謝同學們的提名始得有這次參選的機會,以及老師們和物治大家庭的支持與協助,在申請的過程中才能順利通關。其實一一寫下申請文件所要求的經歷與挑戰,並反省自入大學以來的抉擇和努力,我認為才是最值得省思的一環。在申請的過程,我曾告訴自己,優秀青年的選拔並非一項新挑戰,若獲獎其僅作為一只船錨,警惕自己把握機緣,並告誡自己虛心學習。當確認獲獎時,充滿感謝之情,回溯著從剛進台大一路走到大三上的時光,著實受到很多相助。因此,我其實更期待能回饋給系上,若能協助學弟妹學習與探索,將會更有意義。因此,我想用以下編輯部的訪問,來傳遞我的一些想法。

最後,引用代理校長郭大維於第89屆校慶典禮的一席話:「發揮一份善心,天助自助者。」期許各位也能用心體驗生活並回饋社群。

  

  

  

 

知道立元在大二即加入實驗室並進行實驗,在兼顧學業的同時,參與研究帶給你哪些收穫與成長?參與研究時是否也會遇到與課業衝突的難題?

我認為大二上能如願加入實驗室是大學期間所做最富意義的決定,曾有幾位朋友和學弟妹詢問我加入研究室會面臨的利與弊,我認為當捲起袖子栽入實驗室並參與實驗的過程中,所學習的比想像中的要深要廣,事實上,除了了解實驗的過程,更多的是提早理解臨床與研究切和的重要性。參與實驗室,也讓我了解研究生的生活,對未來的選擇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同時也有機會提早參與學術研討會等活動,亦可增廣見聞。

若提及與課業衝突的難題,則是考驗時間規劃的能力,並且與老師做好妥善的溝通,適時地提出想法,若安排切當實則能與課業相輔相成,更全面地學習於課堂所教授的內容。在大學生參與研究的抉擇,我想還有許多想法願意更進一步分享,也歡迎大家再來找我聊。

在此附上兩個心得連結,皆是參與研究的過程所經歷的學會壁報競賽和前往南非參加2017WCPT,收穫剩多!

學無設限—獲頒學生壁報論文獎的心路歷程:http://ptlog.pt.ntu.edu.tw/ptlog/?vol=124&aid=1985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我的2017WCPT初體驗:http://ptlog.pt.ntu.edu.tw/ptlog/?vol=128&aid=2049

 

 

你的經歷之中有一項頗為特殊:「2017 教育部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訓計畫 第四屆臨床觀察與需求探勘團隊競賽 第一名」,想請你談談這次競賽的經驗。

而在學業研究之餘,參加社團、競賽,與諸多課外活動的契機為何?它們在你的觀點中扮演什麼樣角色?

我想這會是相當有趣的分享,當初組隊是藉由學校所開設的生醫電子臨床導入課程,一群對復健領域有熱誠的組員,有來自中研院的主管,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系的畢業生等。

看似PT專業外的競賽,實際上這即是擁有跨領域組員的小組特色,我們的產品是一個提高復健依從度的app,而我在團隊裡的角色,即是給予組員運動治療的概念、常見骨科疾病的復健模式,甚至是訪談許多治療師和病人(使用者)等。

 

我發現,我學習到跨領域合作模式的生產功率,藉由這個機會,我也盡力推廣物理治療在復健族群到一般民眾的重要性,至少組員們以及參與競賽的團體,更加認識物理治療的範疇;相對的,我也從組員身上學到工業及軟體設計、產品輸出與生醫法規、市場調查等專業知識,而課程本身即是引介Stanford Bio-design Program的系統予以產品設計的發想,從中也與許多業師相談甚歡,是相當難得的經歷。在此競賽後,我們也持續改良產品,現在正進行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的申請程序,以此轉入在政府機構的資源下,進行邁入市場的準備。

最後,我想分享當跨足與不同領域的人才合作時,或許會覺得現階段專業知識不足,但同時你也會為你所擁有的知識與經驗感到自信,那時我於大二下參與課程,即使是最年幼的組員,卻能堅守物理治療知識的本分,我認為這是驗證所學的機會並實際應用於產品開發。在台大唸書,不妨找尋這裡獨有的機會,像多元的面向探索和學習!

參與商學院的社團、尖石鄉義診服務隊、創業競賽、在校友會擔任副會長等等,這些探索的契機不外乎希望能讓自己接觸到更多層面的人事物,豐富自己的眼界,並體驗大學生活。當回首時,才漸漸覺得有先點狀的經歷連成了線,可以呼應在專業知識,亦可以輔佐決策,這些經驗在短期看似較無關連,而是內化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也鼓勵還有餘暇的學弟妹可以多去發掘自己的探索契機。

  

 

  

 

接下來將要升上大四,準備要實習了。想請問立元對於未來的是否已有藍圖,或是對於將來有怎樣的期許?

大四實習想必是身為PT學生最期待的一年,先前有詢問過學長姐一些實習生活的經驗,除了備齊在校所學的內容,與病人之間的互動、與臨床老師的搭配等等也都是會面臨的新課題。現階段可以先培養好體力與維持作息,並做好心理準備,相信和一起實習的同學都能漸漸適應實習生活。最後,我認為在每站實習開始前,可以先思考想來這站實習的初衷,並為自己設下目標,如此便能更有方向地體驗寶貴的一年。

(作者係PT104 大學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