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以與人己愈多的柴惠敏老師

柴惠敏老師是本系系友,現在任職於台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講師、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復健科兼任物理治療師。柴老師積極推動物理治療師參加第一線災難救助,且長期致力於競技運動物理治療領域,經過多年的付出與貢獻,於今年榮獲107年台大教師社會服務優良獎。

關於柴惠敏老師多年的服務經驗,一切的緣起從三十多年前開始。柴老師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就讀時取得教育部的公費補助,由於感念國家的栽培,柴老師在1986年取得物理治療學碩士學位歸國後,主動尋找運動醫學相關的工作,並開始進行運動防護,為運動員提供熱身與訓練的建議、進行運動傷害急性處理與物理治療。柴老師在防護時,會同時進行思考、驗證自己的理論,進而讓自己一同成長。

當時的防護工作進行得很順利,直到她遇到一位籃球國手。那位籃球國手因前十字韌帶斷裂而無法繼續練習,但當時還沒有人工韌帶來修補,所有人都束手無策。面對運動生涯的結束,選手十分傷心,哭了三天三夜。柴老師看到了籃球國手的眼淚,也看到了一位選手的運動生命是如此脆弱易傷。對於自己無法幫助選手解決問題,她感到十分無力,便決定在1994年出國到美國密西根大學攻讀人體動作學。密西根大學有完善的制度幫助選手,保健中心內有多達八個物理治療師照顧全校的運動員,柴老師常常到保健中心向物理治療師們學習、互相討論,收穫豐富。

1999年是對柴惠敏老師意義重大的一年。三月時柴老師剛在美國完成博士學位,挾著傑出研究生的榮耀返台任教,夢想著能成為國際知名學者,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那段時間她以此為目標,努力的生產論文,期盼能達成自己的夢想。同年五月,一名奧運田徑選手的阿基里斯腱斷裂,整個醫療團隊和柴老師無不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希望能讓選手如期參加隔年的雪梨奧運。在選手術後復原與之後的訓練期間,柴老師一直陪伴在旁,讓選手能放心的練習,也常常與教練互相討論,進而有了之後帶領學生組織防護隊、與到國家訓練中心幫助其他國手的機緣。

緊接在後的,是同年九月的大地震。九二一大地震來得促不及防,震垮了許多人的家園,也震碎了柴老師的研究夢。在地震後第一時間前往災區,柴老師在斷垣殘壁中生活了三天,發現到:「在實驗室生產的論文可以輕而易舉的改變我自己的生活,但對於跟我一起生活在台灣的民眾來說卻一無是處。地處偏鄉的他們還是在缺乏物理治療的環境下生活」。在往返台北與南投的多次長途旅程中(當時台北到南投國光號要三小時),她陷入無數次的思考與掙扎,最後選擇抱持人溺己溺的精神,將自己四十到五十歲的人生奉獻給偏鄉。

1999年到2005年期間,柴惠敏老師協助九二一震災重建區的復健醫療服務,擔任南投縣副執行長,持續前往災區服務,每年提供災民治療至少4萬人次,獲得行政院頒發民間重建獎。之後成功將災區計畫轉型,為現今長照規劃之前身,加速了台灣長照的推行。在九二一計劃結束後,柴老師回到競技運動物理治療的本行,幫運動員進行場邊防護,並前往國家訓練中心服務,協助無數選手在運動場上大放異彩。與選手們長期相處的過程中,柴老師逐漸與他們成為朋友,更成為他們心靈的後盾。比賽時若有柴老師在場邊,會令選手更為安心。

自2000年起,柴老師擔任大學運動傷害防護志工,在每週四晚上帶領系上的大學生及研究生前往,每次至少四小時,也帶學生在台大校運會時進行場邊防護,並在約六年前成立防護隊,更有組織性的進行服務,培養學生的利他精神與人文關懷。多年來,防護隊中出了許多優秀青年,學生們也在防護隊中活用所學,利人兼利己。

在多年的社會服務過程中,柴惠敏老師以「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自勉,孜孜不倦的運用她高超的物理治療技術,給予需要的人幫助。她認為利他的同時也是利己:幫助他人的同時,自己也能獲得成長,擁有更廣闊的見識,建立人脈,也能站在不同的高度與角度看世界,非常值得。柴老師也勉勵系上的同學多培養利他與人文關懷的精神,運用自己所學、不吝於伸出雙手幫助他人,為社會帶來更多溫暖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