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特色實習「以家庭為中心之作息本位介入模式」經驗心得分享

在經過說長不長的大五實習當中,小兒實習的回憶相信是許多同學至今仍津津樂道的話題,對小兒感興趣的我,經過一年前那短短六週還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尤其在與家庭合作的部分感覺是遺失的一塊拼圖,才選擇這一站特色實習,在此透過這篇文章分享我的實習內容與心得。

在這一站,最重要的是了解以家庭為中心的概念,並實際運用到臨床治療中。而作息本位介入模式(Routines-Based Model, RBM)是其中一種,內容包含作息晤談、訂定功能性與家庭目標、與家長合作諮詢技能等等(註1)。等於是在原有的大五基礎上,會加入新的治療模式,(對實習生而言)不再只是著重在粗大動作評估治療、設計活動跟選擇玩具這麼基本而已。以家庭為中心的概念裡,治療師的服務對象是整個家庭,過程中需要大量與家庭溝通、諮詢、合作,也是這次實習中我覺得最有趣也最有挑戰性的部分。在傳統直接治療個案的介入模式中,常常會陷於治療師的專業身份,認為要一直教給家長或個案東西,但其實往往是家長才有改善「家庭」的能力!這邊分享在早療協會工作坊曾聽過一位老師的比喻:早期療育像是一台汽車,由家長負責開車載著孩童,而專業人員則是汽車的一部份零件。這也是我在實習過程中學到放下白袍形象的觀念,幫助家庭去解決家庭的難題,就是幫助這台車加滿油,能夠穩穩地開下去!

另一個有趣之處就是家庭的困擾往往五花八門,多是發生在日常生活中,而不是在治療室可以觀察到的,這也是為什麼要透過諮詢合作來了解醫院之外的生活難題,這些難題也能幫助治療師找到盲點。但有時候問題可能超乎物理治療的專業範疇,這時就需要跨領域知識、跳出框架的思維、快速敏銳的臨床決策能力,才能幫助家庭找到切入點。剛開始聽到這些問題的當下只能愣住,因為這些我沒有答案的問題雖然看似簡單,但卻需要同時考量很多面向才找得到策略。

雖然現階段能力不足的實習生如我而言,還需要更多臨床實戰經驗與學理知識的累積,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請教家長的做法,實際模擬情境,運用過去所學的知識來分析問題。非常感謝臨床指導的潘老師,引導我思考不同觀點,帶我轉換一次次學習經驗,讓我在實習中收穫很多,也才有這些想法心得能夠分享。我透過這一站特色實習,讓自己對於小兒物理治療樣貌更完整了一些,在課堂學過的以家庭為中心理論也從一片模糊到描繪得出輪廓,加上實習會讓自己累積許多跟家長溝通合作、臨床決策的思考練習、見識老師的治療方式,都是我覺得走過這站很值得的收穫。

註1:關於RBM詳細介紹可以參考臺灣RBM執行及培力網絡網站(https://rbmtaiwan.weebly.com/rbm2017132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