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重建中心六週實習

  • 2019-04-17 21:22:38
  • 作者 阿慈

在大學四年的課程對於燒傷並沒有很詳細的介紹過,對於燒傷的經驗大概只有被摩托車排氣管燙到、上電療時用直流電電到起水泡或是從新聞得知某某人意外受傷、以及看在醫院實習時的運氣是否會接到這類型病人。一開始開放來陽光基金會實習,毫不思索的就決定來這邊,希望能看看有別於在醫院工作的環境與運作方式,透過多看多了解,找出自己喜歡想投入的領域與工作模式。

在陽光重建中心六週的實習很充實,包括接觸燒傷慢性期復健、副木製作(在這裡是不分OT與PT的,治療師什麼都要會,傷口照護也是治療的範疇之一)、壓力衣的量測與製作、口腔癌的評估與家訪以及各項報告與作業、老師們與傷友們的指導和經驗分享,都讓人收穫很多,對於燒燙傷與口腔癌要如何評估與介入,比起剛開始來的手足無措,有了初步的概念,雖然還有許多東西不了解,但起碼知道什麼事情很重要是應該要做的,例如如何擺位,什麼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

實習下來對於幾件事印象很深刻,特別是和傷友互動這部分,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接觸燒傷傷友們很可怕,坦白說尚未來此實習之前也很擔心這點,不過第一天見到他們卻不覺得可怕,因為你我間其實是相同的,只是外觀有所改變,沒有人會希望意外的發生。上班的時候喜歡偷偷在一旁觀察傷友與傷友間如何互動、傷友與家人或朋友間如何互動、傷友與治療師們又會談論什麼內容,覺得陽光基金會的存在很有意義與價值,面對第一次接觸到受傷想必會覺得很無助,心情也會低落,之後甚至要面臨許多嚴酷的重建手術,經由其他傷友們走過同樣的路的分享,彼此打氣,這裡就像互相支持的大家庭,也體認到支持團體的重要性。有的時候會好奇傷友們心裡在想什麼,對受傷之後的自己或社會環境接納度有多少,感覺有些人已經釋懷,思考正向樂觀,有些人則還需要一些時間調適,覺得傷友們很令人敬佩,佩服他們的樂觀與勇氣,復健的路很長很辛苦,也要面對和以前不一樣的生活,學習著照護傷口、對抗疤痕、回歸社會,真不容易。

在這裡實習其中一週的下午會跟著老師學習壓力衣,才知道原來壓力衣的適用對象那麼的廣泛,不論是燒傷、各種原因造成的淋巴水腫、血管瘤或神經纖維瘤與外傷等,都是可使用服務的對象,另外有趣的地方是做壓力衣能面對到各式各樣的人,像是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與不同性格等,很有意思。印象最深的是位血管瘤的小姐,第一次看到長那麼大的血管瘤,好像背上背著小孩一樣,很辛苦,隨著不同情況,要去思考壓力衣怎麼打版、思考合適的款式與穿法、給予怎樣的壓力,覺得還滿有挑戰性的。一週下來對於壓力衣如何量測、怎麼製作、怎麼穿戴與如何清洗有了概念,此外因為看到了許多癌症相關造成淋巴水腫的個案,在閱讀相關文獻時腦中會出現一些手與腳的畫面,更能幫助思考。

令人印象很深的還有口腔癌的家訪與機構諮詢,老師安排了兩次的外出讓我們有更多學習的機會,看到了處在不同階段的復健:正在接受化療、化療完、手術完、正要接受手術或是追蹤的個案,之前沒有想過口腔癌原來會對生活造成那麼大的影響,雖然不會立即危害到性命,但卻會大大影響生活品質,原來舌頭和口輪紮肌的存在那麼重要,當吞嚥有困難、開口或閉合出問題,最基本的吃喝達不到時,會帶來這麼大的不便與困擾。家訪的經驗裡感受到人情的溫暖,滿喜歡這種居家服務的形式,也深刻的感受到台灣人對於復健的概念還是很薄弱,甚至是醫療專業人員也是,手術完不見得就解決了所有的問題,後續怎麼去維持或提升功能十分重要,也感受到社會的支持與長期照護的重要性,此外,復健不單只注重生理,也要涵蓋心理層面,覺得這些大哥大姐們真的很不簡單,面對疾病,甚至是復發的打擊或重建的失敗,如何去轉換心境,學習照顧自己,保持正向愉快的心情面對疾病雖然很難,但真的很重要。

在陽光重建中心六週的實習過得挺快樂,這裡很溫馨,工作人員和傷友們也都很好相處。在這融合跨專業團隊合作,更能給予全人的照護,很喜歡這樣的服務模式。有時也在想如果對於早期復健的概念更扎實與能確實執行,來到這裡的個案的情況就不會那麼嚴重要花更多心力復健了。謝謝遇到的每位服務使用者讓我學習,更感謝老師們在忙碌中還那麼細心與用心教導,以後若面對燒傷或是口腔癌的傷友與病人,能夠給的東西多了許多。

這裡和醫院的感覺真的很不一樣,歡迎有興趣的學弟妹來這邊實習喔! :)

(作者係大學部PT97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