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起點

前情題要:http://ptlog.pt.ntu.edu.tw/ptlog/?vol=94&aid=1374

---------------------------

任務國家:

荷蘭面積與台灣相當,人口僅台灣三分之二。
但人均GDP為全球前10。
說荷蘭是世界最會賺錢的國家也不為過。
甚至擁有許多世界知名的品牌:



以下是我實際跟當地人交流與社會觀察所看到我眼中荷蘭為何會成功的地方。

1. 創意
我覺得荷蘭人很懂得享受生活,也同時去觀察生活中的需求,然後把需求轉化成想法,從消費者角度思考,是最基本卻也最有效率的,像是今天生活上有些不方便,那麼我們該怎麼去解決,甚至賺錢,不愧是全世界最會賺錢的民族。

2. 寬容的社會風氣
荷蘭以社會風氣寬容開放著稱。荷蘭也是在全球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安樂死的國家。同時荷蘭在對待大麻等非致命毒品、性交易(像是紅燈區)和墮胎的法律是在世界範圍內最為自由化的。荷蘭是對移民較為寬容的國家,也有眾多荷蘭人移民外國。

當然還有同志婚姻合法化;同志大遊行為世界三大遊行之一,盛況空前在每年的8月初,每年都吸引將近50萬人,將阿姆斯特丹擠得水洩不通,
還有精彩的表演,也吸引大量廠商贊助也不乏看到許多GOOGLE等大公司的贊助喔!


瘋狂的饗宴!! 本來阿姆斯特丹是一條大大的運河,現在變成水洩不通的遊行!!

連警察在這一天也釋出友好,在阿姆斯特丹,認識的同志朋友都很驕傲地說出他們的性向,也會去討論他(當然我的Host就是一個跟我討論的人),真的能讓我感受到當地的自由以及包容性,而這也是我覺得荷蘭很難能可貴的地方!!

p.s感謝在荷蘭認識的朋友介紹我這個有意義的活動!!
這是他的圖片和部落格:
http://weifuweifu.blogspot.nl/2014/08/canal-parade-amsterdam-gay-pride-2014.html
還有官方網站http://www.amsterdamgaypride.nl/

3. 性、毒品等自由的思考
荷蘭是個做許多有點在法律邊界的事卻很自由的國度,性犯罪和青少年未婚懷孕比例卻是全歐最低。預防確實是重於治療,荷蘭有開放性觀念,我的朋友是個當地老師,他們從小就會討論性相關的議題,而我也在談天之中很意外,因為他們聊的……很深入卻也很有啟發性。也許過與不及,每個荷蘭人心中都有一把尺,這樣對他們而言就是最好的了吧?
甚至還有同志專門的資訊站,也有紅燈區等等。

4. 多元文化與包容尊重
我去荷蘭時,剛好遇上世足全民瘋狂!! 不誇張的是整條街上都可以看到橘色的球衣,和橘色的一切:
那個時候剛好是荷蘭隊上阿根廷

我忽然想到一個有趣的事:
荷蘭王妃Maxima邂逅威廉王子是十二年前的事,遇上 Willem Alexander王子就像是童話故事裡的事。而那個時候荷蘭人就把它當作一件笑話講,甚至隔天還上新聞,當然王妃還是尷尬地化解了他。從此也可以看到他們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尊重。

荷蘭人口組成有80% 荷蘭人,也有其他土耳其亞洲和其他美洲等來客,而當問起他們對其他人來自己國家的看法時,他們表示:他們來到荷蘭,就要學如何當一個荷蘭人囉,不過反正它們也幫我們賺錢。

直率與喜歡開玩笑是荷蘭人的特色,不過他們倒是真的把很多種族問題好好處理,也一視同仁,我們也都是世界的一份子,雖然我們也許長得不一樣,但我們都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追尋著自己的夢想,那我們不就都一樣嗎?荷蘭是個很好的例子,教導我們尊重與包容。

以下為王室一家人:

5. 波德模式:集體合作,借力使力
荷蘭的波德模式(poldermodel),又稱為汙泥模式(這跟從前歷史有關),特點是多方合作(甚至是競爭對手),荷蘭企業貫徹以協商、共識、集體合作的波德精神,不管談什麼,一定要有共識,彼此合作達成目標。

波德模式也適用於競爭對手。荷蘭企業經常與外國公司、甚至是競爭對手合作。一些源自荷蘭的國際企業,最後都演變成荷蘭人和外國人共治,如荷英共治的聯合利華、殼牌石油,荷比曾共治過的富通銀行。在啤酒品牌眾多的日本市場,海尼根一方面跟麒麟啤酒競爭年輕消費族群,一方面又在通路上聯盟,互相倚重。

所以也有一句話說:「左手比腕力,右手手牽手,這在荷蘭都不是問題」。雖然也許會爭吵,不過還是要把問題解決,各退一步思考雙贏。


p.s 圖為他們小人國,寓教於樂,是我覺得他們很有創意的地方,重視教育卻結合娛樂。

6. 從消費者角度思考: 錙銖必較
我覺得荷蘭人很懂得享受生活,也同時去觀察生活中的需求,然後把需求轉化成想法,從消費者角度思考,是最基本卻也最有效率的,像是今天生活上有些不方便,那麼我們該怎麼去解決,甚至賺錢,不愧是全世界最會賺錢的民族。

曾報導指出:帶有國家象徵符號的荷蘭航空和荷蘭銀行不賺錢,荷蘭人轉手賣給法國、比利時,卻沒有「賣荷」的大帽子扣下來。

「荷蘭人要的不是市佔率、心佔率,而是獲利率,」

重獲利的另一面,是對成本的錙銖必較。TNT每一通電話、每送一次貨、每停一次車,成本算得清清楚楚,荷蘭總部每天透過內部網路分析各分公司成本變動。飛利浦各部門算成本,一分一毫都要計較,部門之間交易也要砍價。在荷蘭待了十年的一位台商笑著說。每年報稅期間,餐廳、咖啡館的話題只有一個話題:如何節稅。荷蘭人也不諱言,在荷蘭,除了空氣可以送人,其他東西都要算錢。

7.適性發展與優良的教育
荷蘭的教育學制,包括小學、中學、職業學校和高等教育,採多軌制的升學進路,而條條大路雖可轉銜通往大學,但大學教育因為是菁英教育,因此對學生的能力有極為嚴格的篩選。

關於荷蘭的教育,以下節錄自 93.07.30 中央日報 焦點話題:
荷蘭的中學教育是其一大特色,小學畢業後即有多重選擇,可以選擇VBO(四年初級職業學校)、MAVO(四年制中學)、HAVO(五年制中學)、和VWO(六年制中學)。就縱向升學進路而言, VBO為職業學校前的教育,畢業後進入MBBO的實習教育就讀兩年,完成學業後直接投入職場工作。MAVO為初級通識中等教育,畢業後升讀MBO(高等職校);HAVO為高級通識中等教育,畢業後升讀HBO(專業大學);VWO為大學和學院前教育,畢業後升讀大學教育。個人可依能力、性向或需要,選擇不同的升學進路。除了縱向升學進路外,學制之間亦有轉銜機制,MAVO的學生可以在完成四年制中學後,降級插入HAVO的第四年就讀,並在兩年後取得五年制中學文憑。而HAVO的畢業生亦可以同樣方式進入VWO,進而有機會取得大學學位。縱向、橫向的暢通與轉銜,提供學子良好的教育機會和品質。

至於高等教育數量,荷蘭僅有十三所大學,大學生總人數為十六萬人,學生人數約有二十八萬人,高等教育受教人數計有四十四萬人,高等教育學生人數為荷蘭2倍多。為了暢通升學管道,反而造成更多的失業人口,無疑是人力資源的一大浪費。

荷蘭的高等教育為雙軌制,大學教育重在培養高階學術性與專業性人才,訓練學生進行獨立的科技與研究工作,等同我國的普通大學。而專業大學,提供高等專業教育,專注於訓練學生取得特定專業所需的知識與技術,著重於應用藝術與科學的範疇,等同我國的技術學院、科技大學,藉由功能的區隔以提供不同類型人才的需求。但所不同的是普通大學走菁英式教育,而我國的高教已是大眾型教育,在教改過程中雖然暢通了升學管道,卻使得教育品質產生質變,加以「重學術輕實務」下,技職教育的特色瀕臨流失的邊緣。

拜優質教育制度所賜,大學量少而質精,職業教育有通往學術的機制,並重視義務教育和弱勢教育,以及透過教育權力的下放,落實學校本位課程,因此荷蘭的教育始終維持良好的水準,而有優秀的人才資源,且以其有利的交通地理位置,發展國際貿易,使得荷蘭成為全球先進的國家之一。

歐洲各國基本上都各自重視雙軌制,適性其所,不會有所偏頗,有以前科舉遺毒: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刻板印象。

台灣不能再閉門造車,對於鬱金香國度的教育可能需有更為深入的分析和前瞻性的因應。

(本篇待續....)

(作者係PT101大學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