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進修經驗分享

出國進修是否適合我與如何較有效率申請研究所

出國深造是許多人的夢想或求學的計劃,但是我建議在實際進行準備前,先好好詢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確認出國念書是否為合適的選擇。

一、 我想進修的方向是否已確定? 希望向臨床方面? 或是以研究為主?
二、 國外是否有適當的選擇,幫助我達成我的目標?
三、 經濟的準備、文化適應性、進修地點是否適合自己?
四、 對於未來職業的規劃,出國進修是否是最好的選擇?

以下即為這些問題提供一些資訊、意見與個人看法。

一、 國外對於物理治療的教育區分較為兩極化,臨床物理治療師(DPT)與研究博士(PhD)是非常不同的教育內容與訓練,未來出路也極不同!
美國的DPT學位為學士後的教育計劃,申請者必須為大學畢業,實際上許多學生甚至已經有實際工作經驗,但是因為物理治療師的工作更適合自己、或待遇較好而轉業。申請者眾多、競爭激烈,最好的學校常常錄取率不達10% (上千人申請,但錄取百名左右),而且許多學校明文規定不錄取申請者大學也是修習物理治療者(在他們的邏輯之中,重複修習相同專業是不合理的決定)。美國物理治療師專業獨立與現今從業環境優良,開業市場較大且未飽和,過往數年皆被U.S.News選為前十大好職業。

PhD是以研究人才培育為主的教育計劃,申請者接受以研究為主的學習計劃,經由1~2年碩士、5年以上博士訓練後,從事學校與研究所教育、以及研究專門人才相關工作。美國僅有少數直接以物理治療為名的博士學位計劃,依筆者經驗物理治療師的研究計劃多以肌動學、運動生理學、動作科學與控制為主,不過博士研究本意即為專精研究,常有物理治療師修習理工、生化、教育、公衛、心理以及流行病學相關學位,對於物理治療的發展亦相輔相成。

二、 現今已是地球村,資訊公開程度高,研究訓練不一定非得出國不可!
以往出國進修常是因為國內沒有相關學位學程,或者是適當的研究工具與設備,導致出國至特定實驗室修習成為唯一選擇。在這個已是地球村的年代裏,雖不完全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程度,但亦不遠矣。許多國內研究計劃甚至在研究方向與創新方面並不遜於國外的實驗室,想像力與創新能力也不會因為地方不同而有太大差異,但是如果國外實驗室對於你想學習的方向有多年經驗與特定儀器設備,且居於全球頂尖地位,那麼前去取經與磨練相信會是好的選擇。

三、 出國求學是離開舒適圈的挑戰,需要慎重的考慮與選擇!
台灣學生常因為環境與家庭的因素,較少有對於自己未來方向做決定的自主權,出國進修常常是第一個自己參與的重大決定,別逃避與這決定相伴的責任與後續發展,因為人生是自己的。出國唸書須要龐大的時間經濟成本,衡量家庭是否負擔得起、申請獎助學金或學生貸款以減輕家庭壓力以及先工作儲蓄數年,都是良好的方式。

文化的差異將會是全面的,包含生活中的大小事。語言的事前準備是必須的,台灣學生大多對於閱讀英文較為拿手,建議對於聽、說英文多加練習。聽力除了理解語意以外,對於正確發音與說話抑揚頓挫更是重要,有好的聽力是為了流利說英語的前置作業。增進說英語能力唯一的方法就是練習,當一天從起床睜眼到就寢(甚至說夢話)都必須以英文進行時,想不進步都難。而書寫英語是進階的學習,建議以大量的閱讀不同模式的文章開始,理解書寫的規則與脈絡(中英文書寫邏輯非常不同,重點的位置與排列常相反),拋棄中翻英的方式(常會詞不達意,讓外國人難以理解),與讓美國人修改你的文章、並與其討論錯誤的原因,慢慢找到正確與符合自己的書寫風格。

語言只是生活溝通的一環,舉凡運動飲食習慣、婚喪喜慶、對生活的看法與態度、家庭觀念等,皆會是全新的體驗。多了解自己,並且以較開放的心胸去體驗截然不同的文化,相信會有不少的收穫!但是切記學習是主要目的之一,如果於已經有一定程度壓力的學校生活與學習過程,再加上許多生活壓力因子(吃不到亞洲菜、交通困難、少談心好友等)的影響,恐怕會有過度壓力的情況,因此對於學習地點的選擇,要有依各自適應能力的全面考量。出國求學會帶來許多的收穫與成長,經歷適當的挑戰是必須的,但是過度的阻礙與挫折對每一個人的成長就不一定是正向的,須量力而為。

四、 你的未來是你的,取決於你的努力、決斷與執行力,與對自己負責。
如果經過認真的考慮與努力的過程,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式,不管出國與否,成功的方式與定義都是操之在我。面對自己的需求與渴望,個性與人格特質,循序漸進的找尋適合的道路,是每一個人的人生課題。面對這一個挑戰,瞭解自己的優勢與弱勢,發揮優點、改善缺點,勇敢的接受挑戰,正向的面對每一天與享受成長的過程。如果不確定正確的選擇是甚麼,至少以刪去法去除絕對不適合自己的選項,正確的機率就大一些。保持正向開放的心胸與態度,去探索自己與前方的道路,別匆忙下注,因為好的決定往往需要準備與考慮的時間。不是每個人都能結合興趣與工作,但常常能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樂趣與成就感。出國適合與否沒有絕對的答案,也只有自己能提供適合自己的方式,不妨擔負起做決定的責任,勇敢的面對決策後的挑戰!

倘若思考過這些問題,決定出國進修,筆者能夠依照自己的經驗與多年的觀察,提供幾個小小申請研究所的相關注意事項(對於申請DPT較不適用):

一、 先建立互相了解的關係,會讓申請較為順利。
就如同許多研究生以先擔任研究助理的方式先讓指導教授認識與認同你後,接受你申請的機會就較大(前提是認真工作與學習)。筆者當年即擔任指導教授受邀至台灣授課時的助理,與其相處數天後即得到教授首肯,並順利通過申請至南加大就讀。教授收研究生也須承擔風險,完全只有書面資料的風險較面試過或相處過來的大,因此不如省下找代辦的錢,以先建立關係為主的方式來進行。對於想進修方向先進行研究(這也是負責任的表現),對於此研究方向的專門學者進行瞭解(實驗室網頁、研究著作等),以e-mail或國際研討會的機會進行聯繫與溝通(也是展現英語能力的良機),如果有機會參訪實驗室或面試一定把握機會(顯示決心與重視的程度),相信在申請時一定會比只有書面資料的申請者有優勢。畢竟收一位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需要投入相當的時間與資源(學費補助、助教或研究助理費、個別指導論文時間與研究經費等),精挑細選是必要的,而且美國學生都以此方法申請學校與自我行銷,What makes you think that you could be different?

二、 好的推薦信會有很大的助益!
找一位認識你、與你共事過相當時間(你上過他的課、指導過專題研究、於其實驗室或部門工作過等)的重要人物(指導教授、部門或單位主管,導師等),為你寫一封好的推薦信。外國人不隨便為他人寫推薦信,因為這一封信也代表自己的客觀與誠信,倘若推薦內容與實際情形有出入,將會面臨評價於不知不覺間受質疑,與不誠信的後果。這是為甚麼通常他們不會將內容給你看過(因為有可能評價不全然都是正面的),或委婉拒絕為你寫信(因此通常你不會找對於你有不良印象的人)。自己擬好信件而要求簽名並非好的做法,除了不客觀以外,真正的原因往往是因為書寫的角度與敘事方式會透露出是學生的角度,這對外國人而言是顯而易見地,並且對於簽名者也不是件好事。推薦信其實是努力工作與表現的附加嘉獎,努力的學生或僱員就應該得到誠心的推薦,適當的方法是口頭請求是否願意為你寫推薦信,首肯後主動給予相關資料(履歷、自傳、優良事蹟與欲申請機構之資料等),與充裕的時間(筆者指導教授的要求是一個月),因為好的文章須要時間,也是對於推薦者的尊重。

三、 自傳是非常重要的!
自傳或讀書計劃(Purpose Statement)顧名思義就是闡述為何你申請這個學校,與說服這個部門的老師為甚麼你適合這個部門或實驗室的文章,誠懇與合乎邏輯是先決條件,有說服力的文章通常需要充分的準備與資訊。破題法與分段重點書寫是最好的方法,請避免使用流水帳式的書寫法由小學至大學鉅細靡遺地描述不相關或沒有幫助的經歷,模糊重點。敘述重要的人格特質與從事研究工作的相關性,與對於學習與研究方向的初步想法,若申請多所學校,請勿以一模糊籠統的範本重複用於各所學校,省到一點點的時間,卻因沒有重點的論述失去競爭入學資格的機會(其實不難看出來)。綜合以上諸點不難發現申請成功的關鍵在於相當的努力,因為努力的軌跡是能夠被看見的,而代辦人員絕對無法代替你做這些努力。

希望以上的資訊對你有幫助,也期待優秀的你未來能為物理治療專業扮演各方面的推手,畢竟越多優秀的多元人才投入的專業,越能夠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年代中脫穎而出、嶄露頭角!謝謝您的閱讀!


Jump high enough and you can touch the sky!

(作者係本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