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婷的人生旅程:出走,是為了回家

許多人常常會去追尋家人、朋友、社會大眾所期待的目標,但這樣的人生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

    每個人都有一個會與自己對話的聲音住在心中,在與自己對話過後,能夠勇敢跨出內心真正渴望的人卻是相對少數。而劉安婷就是如此的追尋著自己的目標,用行動來證明自己,憑著愛與勇氣。

“ 絕望,會傳染。勇氣也是!”

    《出走,是為了回家:普林斯頓成長之路》這本書裡面,記載著許多作者赴美留學的生活點滴,但更多的是她對這個世界的觀察與關懷。她對這個世界產生好奇,並且身體力行去探索,並找到關愛與擁抱人群的方法。她曾在書中分享一句德雷莎修女的話並以此為座右銘「神啊!請祢將我的心完全的破碎,好讓這整世界得以湧入。」不是選擇保護自己,而是希望能夠打破自己進而去看見世界,接受世界,最後能藉由付出一己之力改變世界,創造自己的價值。

    在一次雜誌的專訪中,劉安婷曾這麼說「如果年輕時就選擇保護自己,不去承受還可以承受的一些微小責任,那等年紀大了,真的需要我們這一代決定時,只會更逃避。」這讓我省思自己是不是一直生活在安全的象牙塔中,保護自己而不敢去冒險,成為一個逃避現實的人?

    劉安婷的不平凡之處,就在於她沒有以卓越做為換取世俗「成功」的墊腳石。相反地,她眼中所看到的,更多是人們所缺乏的,特別是那些貧窮的、不足的、被忽視的,和需要關愛的孩子們。她放棄人人稱羨的高薪工作,踏上回家的歸途,為了台灣的偏鄉小孩創立了「TEACH FOR TAIWAN」,只單純的因為她「看見了需要」。

    從劉安婷身上看見如何去對待身旁每一件發生的事物、如何面對自己、如何找到自己的價值。縱使踏上的這條路並不是平順安穩的,也要相信所有發生的都是最好的,要用生命的愛去體會,體會每一番挫折過後的對人生的省思,更堅定自己的信念。不是因看見希望而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所以看見希望。

    在這本書裡,我感受到「勇氣」、「謙卑」、「傾聽」、與「正向」。所有累積的生命故事,讓勇氣愈來愈多,對於「不可能」的標準,也愈拉愈高。

    「困惑必然是有的,而且到我死的那一刻,我相信我還是會有很多問題,因為那代表我還有好奇心、對生命還有熱情。」劉安婷說,「我到底能夠真正發揮的影響力在哪裡?我在世界上是什麼樣的角色?怎麼做才能幫助最多人,也幫助我自己?」未來該往哪裡去?左右我的不該是來自外界的眼光,而是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命,獨一無二的價值。

(作者係本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