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歷程講座 - 條條大路通羅馬

學思歷程暨綜合成果發表會於4/13下午在全球廳舉辦。學系邀請了畢業二十年的系友來分享她們在畢業後之職涯與學術發展,讓我們知道物理治療未來有許多路可以走。

不太斜槓的物治人- 彭伊君、蘇柏羽 系友

兩位學姊致力於皮拉提斯領域,創業合作至今已超過11年。結合物理治療專業,改善一般民眾的身體酸痛與肌肉功能障礙,除了完善的評估以外,也會講解肌肉骨骼機制讓民眾更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因此得到了許多患者長期的信任與合作。創業過程也有許多艱辛的過程,例如會計帳務處理、及與消防局、衛生局、律師之間的溝通。學姊們也讓研究所課程所學發揮到了創業:不斷更新最新治療,每週都會共同閱讀新文獻、以及建立更完善的評估系統。學姊們勉勵大家,當初創業時也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但物理治療專業真的很實用,不管未來投入哪個領域都能應用。聽完學姊精彩的分享,使我瞭解到除了專業技能更新以外,也要能夠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雙方共同努力改善身體健康!

做中學、學中做- 林亞蓉、張文馨 系友

亞蓉學姊及文馨學姊是兩位在致力在臨床的老師。亞蓉學姊任職於台大醫院,提到在台大醫院的好處是與系上交流頻繁、學術資源也很豐富。在教學醫院,需要分擔教學的業務,常常也有對內或對外的演講。並且分析了醫院體系與外面診所的優缺點。學姊鼓勵我們要趁早尋找興趣及專長。聽完了學姊的分析,讓我對醫院與診所的特性有更多的認識。

文馨學姊分享了碩班時期到美國當交換學生一年的美好經驗,除了學習新知外,還獲得了許多真摯的友誼。因此學姊建議學弟妹可以儘早為自己規劃、投資自己,十分建議大家申請交換學生。學姊也曾代表醫院出訪澳洲,取經國外身心障礙評估量表、身心障礙福利措施與補助等等,豐富經歷令人敬佩。

我的路:從臨床到學術- 陳喬男 系友

喬男教授任職於陽明交通大學。分享從臨床轉到學術界的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相信唯有研究拿出證據,才能有效說服臨床人員。喬男教授是英黛老師的學生,也是代謝症候群的先驅研究者。碩班期間,教授也參加了不同領域的討論,認識了許多不同領域的人才,並且後來都成為合作良好的夥伴。教授也分享了碩班畢業後,國外申請博班找研究室的技巧與方法。教授鼓勵我們未來的路沒有絕對,「既來之則安之」、活在當下就好。學生時代的朋友未來都可能是合作的好對象,並且不要畏懼會走到死路!沒有什麼路會是死路。聽完教授的分享,讓我有了更多的勇氣去面對迷惘的未來,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不是我們能知道的,現在能做的是把握當下、盡自己的能力去呈現最好的表現。

臨床的博士/ 博士的臨床- 蔡佩玲 系友

佩玲學姊任職於書田醫院,台大博班畢業,令人敬佩的是學姊一直都是在職讀博班,醫院與學校兩邊都能兼顧真的很厲害。學姊分享了博班期間學習到的事物,包含自己寫科技部計畫、買昂貴儀器。研究過程也發生過一些無法控制的意外,機器管線漏水而損壞一陣子,好在最後有順利處裡完成。學姊博班畢業後也參與了許多公共事務、政府計劃案、長照、學術編輯、專業授課等。並且也在醫院拓展物理治療的業務,發展出了物理治療的獨特性及專業性。最後也獨立出物理治療科、創立自費治療、並推展健康促進活動等。學姊出色的執行與策劃能力著實令人佩服!最後學姊也鼓勵我們:物理治療有無限可能!

圖一: 學思歷程大合照

圖二: 台灣羽球好手周天成致謝物理治療師之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