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踏舞介紹

踢踏舞是一種極為注重下肢靈活度與重心轉移的舞蹈,由於舞鞋是由類似硬底皮鞋的鞋底前後各裝上一枚鐵片,所以腳踝、膝蓋與髖部的不同彎曲與伸直的組合以及轉換的速度很大一部分的決定了一名舞者招式的變化。而在舞步做出來後,流暢與否就取決於重心轉移是否順暢,因為踢踏舞中有許多動作是需要重心轉移來維持平衡的。

踢踏種類+各自風格

踢踏舞以風格來說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也就是以整體隊形美感著名的愛爾蘭式踢踏舞、講究優雅的英式踢踏舞,以及,以自由、輕鬆為主的美式踢踏舞。

愛爾蘭式踢踏舞最為著名的是《火焰之舞》以及《大河之舞》,傳統上來說,舞者的上半身是保持直立,僅僅依靠下肢的動作來製造聲音,但是在表演的時候,舞者可以自行加入一些上半身的動作使表演更具觀賞性,這部分依然是講究表演的整體性,所以大部分都會是站center的舞者solo或者是根據陣型編入上半身動作。

英式踢踏在動作上有一部分是與芭蕾舞作連結,比較多是使用滑步和旋轉,在節拍的變化運用上比較少,而且重複的音節比較多,相比起愛爾蘭踢踏舞就少了一點活力,但也多了一種類似貴族般的優雅氣息。

美式踢踏舞是台灣目前比較有在推廣的風格。由於本身的感覺比較輕鬆自在,舞者通常是與爵士樂手合作,可以進行即興配合也可以就已經編好的舞序進行表演。在表演時常會加入一些上半身的自然律動來使整個表演看起來更加的奔放有活力。以前一陣子上映的一部電影《踏響人生》為例,在片尾的表演中舞者們在表演的時候上半身都會隨著下半身的舞步作出相對應的律動,雖然舞步是已經排練好的,但是對上半身並沒有太多的限制。而且在對於節拍的運用上,美式踢踏舞比英式踢踏舞運用了更多的均拍與swing之間的轉換,所謂的均拍就是指每個舞步所發出的聲音平均分配音樂的節拍,而swing則是指不按照節拍來安排舞步,這兩種節奏如果做了良好的轉換與搭配,可以使表演的節奏有快有慢,更加精采。

 

踢踏舞基本動作

基本動作主要是包含stamp(全腳踏)、step(前腳踏)、shuffle(腳尖來回輕點地)、toe(僅有腳尖頂地)、heel(前腳踩穩,抬起腳跟鐵片拍擊)、ball(腳跟踩穩,前腳掌鐵片拍擊)。這些動作主要是由hip和knee的extension、flexion來調節,小腿到踝關節通常是保持放鬆不出力的,如果刻意出力要保持關節角度的話反而會顯得僵硬,以shuffle為例,通常是先以hip和knee extension帶動腳往前點地,再以兩者同時flexion把腳往回、往上收,如果加入腳踝的刻意動作,整個shuffle看起來流暢程度會降低。Ball則是腳掌站穩後用ankle dorsiflexion抬起前腳掌鐵片,再用力作plantarflexion回到neutral。Heel則是相反,是先用plantarflexion抬起腳跟鐵片,再用力作dorsiflexion回到neutral。而在跳踢踏舞的時候,為了增加避震效果,膝蓋都會是微彎的,比較不容易因為長期跳舞而造成膝蓋軟組織的損耗。

而這些動作多加組合後還可以形成wings、pull back和flap等比較進階的舞步。這些舞步有一些要求是下去之後要踩穩,而另一些則是要求腳要離地,這時候就是需要良好的重心轉移,才能夠保持平衡。練好基本舞步後,來一段喜歡的歌,理清節拍之後,人人都可以跟著節拍自己隨時來一段簡單的踢踏舞。

(作者係PT104大學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