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華隊競速滑輪溜冰隨隊初體驗

2019年6月28日至7月16日,在這19天裡,以物理治療師隨隊的身分跟著中華隊溜冰好手到西班牙參加2019巴塞隆納世界全項目輪滑錦標賽競速組比賽,在巴塞隆納這如詩如畫的地方執行隨隊物理治療的服務。

還記得第一天集合時,面對著一張張陌生的面孔,從看著大家練習期到上場比賽的過程,每天一點一點累積記住選手們及教練們的名字,旅程中最讓人開心的事情就是可以認識到很多人。在巴塞隆納幾乎每一天都是頭頂著熾熱的太陽,選手們在場上拼搏揮灑汗水,教練們在場邊計時且及時給予選手技術建議及指導,物理治療師們則在旁觀察選手們的動作並在需要時給予治療。在這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團隊,大家各司其職,都朝著共同的目標:為中華隊爭光。

比賽期間,看著來自世界各國的選手穿著代表國家的比賽服,身上承載著國民的希望,大家每場賽事都是拼盡全力完成。競速滑輪溜冰賽事分為場地賽及公路賽,短至100公尺衝刺賽,長至42公里的馬拉松。不管是哪種賽事,選手們在場上不免有些推擠或發生碰撞,尤其是在過彎道的部分,是受傷風險頗高的運動項目。但在他們身上都是滿滿運動家的精神,即便摔倒了還是會帶著傷站起來繼續往前衝,真的很讓人敬佩。

在這趟旅程中我收穫了不少知識,不同項目的運動模式不一樣,常發生的問題也大相徑庭。滑輪溜冰與跑步相比,下肢外展動作的比例變多,過有傾角的彎道時兩腳承重及動作不一,還有場地的架構等等,這些都是評估選手狀況必須考量的點。選手們常見的下肢問題有骨盆不等,長短腳,縫匠肌、股內側肌、脛前肌過緊。同時,因為溜冰選手們會長時間壓著身體,隨之衍生了下背痛的問題,除了核心肌肉的穩定性,每一節的關節活動度也很重要,還有放鬆且調整好肌肉。此外,因為在衝刺的時候的大幅擺臂,上肢的活動度也尤其關鍵,肩胛骨向下旋轉的角度也是必須注意的地方。

比賽一天一天過去,要處理的外傷也越來越多,在每次清洗傷口的時候,看著細皮嫩肉上面大大小小的傷口都讓人覺得很心疼。但是心疼也不能因此手軟,因為傷口若是沒有清得乾淨,之後的感染是更可怕的。此外,因為選手摔倒的時候與騎車“犁田”一樣,會在高溫的地上滑行,導致傷口灼傷。所以灼傷的藥膏也是必備的。上好藥膏之後,還有封傷口滲液的考量,較深的傷口若是之用紗布會短時間便要更換敷料,因練習、比賽時間較緊迫,所以人工皮及泡棉會是更好的選擇。這次的隨隊也是大大提升了我對外傷處理的經驗。

這次可以過來為中華隊服務,首先要感謝中華民國滑輪溜冰協會的邀請,感謝柴惠敏老師給了我這次難得的機會以及出發前的各種叮嚀還有。感謝林詠翔總教練及其他所有教練們這段時間的照顧,感謝胡高學長及佳琳學姐寶貴的經驗傳授,感謝思涵學姐及家豪學長這段時間的分享及照顧。最後當然是感謝可愛的選手們這段時間的一切。

在這次激烈的賽事中,中華隊一共獲得1金4銀6銅的佳績,台前幕後的大家都辛苦了。滑輪溜冰真是一個很棒很刺激的項目,也需要大家的支持。希望所有選手未來都可以越戰越勇,中華溜冰隊越來越強!

 

  

2019/06/28 與中華隊競速滑輪溜冰教練及選手們在桃園機場集合出發

2019/06/30-07/06 中華隊溜冰好手們的練習期

  

2019/07/02 於飯店為選手治療

2019/07/04 中華隊滑輪溜冰全體合照

  

2019/07/07-07/10 滑輪溜冰場地賽選手休息帳篷

  

2019/07/10陳彥成選手1萬公尺計分淘汰賽為台灣奪下首面金牌

  

2019/07/11-07/14 滑輪溜冰公路賽場地

(作者係本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