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們的美麗邂逅

不怕不怕志工心得與反思

--在這裡遇到許多不同的小朋友,用著不同的方式面對他們,也碰到各式各樣的問題…

        在抽血前用小豬手偶、娃娃與小朋友對話、逗樂他們,藉此與其親近、打好關係,抽血時藉由數數、給其握壓力球、或用言語鼓勵或讚美降低小朋友的緊張感,例如說他很勇敢、超棒的等等,抽血後在按壓棉球的同時會繼續用言語安撫與讚美,並給予貼紙或讓他玩轉蛋作為獎勵。每個小孩有不同的反應方式,我總是被他們稚氣的行為給逗笑了,有的呆滯地望著我們用手偶做出有趣的動作,有的很喜歡跟豬豬握手甚至一直握著,有的喜歡跟我一起唱歌,有的一聽到可以玩扭蛋就瞬間不哭了,雖然也是有一直用手機或哭到不想理我的,但我覺得他們能好好抽完血都是很勇敢很棒的行為。

--學習的過程中必定有甘也有苦…

        我自己本來就很喜歡小朋友,光是看到可愛的他們心裡就很開心了,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能輕易的用玩偶、貼紙、玩具等等讓原本大哭的他們馬上停下來,甚至露出笑容,也讓我回想起童年天真的美好,跟小朋友的一言一語都感受到他們的純真無邪,教他們綁娃娃的辮子、一起唱歌、對牛頓擺的驚奇……讓我可以一起沉浸在童趣的世界裡,因為相處時間短暫,也許我不會永遠留在他們的記憶裡,但至少他們記得曾經是那麼勇敢地抽血。

        每個小朋友的害怕程度和面對方式都不一樣,有得真得哭到聲嘶力竭、表情猙獰,完全聽不到外界的聲音,困在自我得恐懼中隔絕了任何安慰,甚至連貼紙都不想拿,或覺得啾啾史迪奇很吵而出手想揮掉或捶打父母,這種狀況總是聽得心很痛卻無力幫忙,覺得自己像廢物一樣做甚麼都沒用,只能讓父母去安慰,但有時候父母的安慰才是對小孩最大的鼓勵吧,也許這時候最有力的只有母親的擁抱了。

--辛苦的栽培終能開花結果、有所收穫與成長,更看到自己與環境的不足…

        學到如何與小朋友相處、對話,以他們的思維去理解害怕的原因,也因此想了很多方法希望可以改善環境,讓他們可以感受到這裡的溫暖與友善,例如在抽血櫃台多一些卡通圖案、掛在後面的畫換一個比較可愛的、抽血的人員也可以學習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方法(例如動作或語氣的改變)等等;我覺得我變的更可以理解他人的感受,不是一味的無止境的批評表面的行為,而是要想他人這麼做的真正原因,是甚麼樣的環境與理由造就現在的他,如同看到殺人犯或做壞事的人,很多不是單單心理疾病就可以解釋的,一定是長期以來各方面的影響;我也學到用他們的喜好去安慰他們、體會到所謂助人為快樂之本,因為他們的笑還有稚氣的聲音就是讓我開心的最大原因。我也開始思考到很多孩子教育的方法,例如我們的行為是否會影響到他們行為,我們如果一直在事前說不要怕,他們是不是就會開始想像真實的情況很可怕,小朋友也許本來沒這麼覺的,但因為我們不自覺的暗示就讓他們覺得自己應該要表現害怕的樣子以符合我們的期待,才能得到安慰甚至是好處,又或是我們對他們勇敢的獎勵被他們理解為我愈哭愈鬧愈能得到好處,讓他們覺得哭鬧才是正確的事情等等。

        看到勇敢的他們讓我覺得自己也應該好好面對現在生活中的各種無奈與不順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當時該完成的事情,大家都是一樣辛苦的,但人生就是這樣不斷累積才又現在那個自己看得起的自己。

        我們常常以為是自己在服務他人,但我們從他人身上獲得的往往更多。

--由感動轉向思考…

        覺得可以跟可愛的孩子們玩事件很幸福的事,小小的手、小小的腳、小小的嘴、不太協調的揮舞著手腳,身上每一處的可愛都很療癒人心。每每看到他們因為我們的舉動而不哭,內心就會有種成就感推動我繼續幫助更多的孩子遠離恐懼的迫害,然而常常心裡會為這些受病魔所苦的孩子打抱不平,尤其是那些因長期疾病而須定期抽血的,體會到這個世界的不公平,既是同情也是感慨。服務的過程中我學到了與小朋友相處的方式,除了相同頻率的語氣與動作,最重要的就是同理心,站在他的立場思考恐懼的原因,因此這也讓我回想了小時候的自己,到底是怎們思考、怎麼面對恐懼的、有甚麼東西是吸引我的、當時的我喜歡甚麼樣的東西,這些回憶讓我懷念起很多早已被遺忘的東西,體會到時間的飛快也珍惜自己過去擁有的美好時光,希望現在也不要忘記那個純真的自己。在學習相處方式的過程中,我也思考到心理方面的問題,給予鼓勵究竟是真正安撫、獎勵他們的勇敢,還是讓他們以為哭就有好處可以拿。最後,在他們身上我也看到了面對恐懼的勇敢,是多麼堅強又無可奈何於現實的必然。

--服務的意義之於我…

        因為世界上有許多需要協助的地方,所以有能力的我們應該付出,就是以不求回報的心讓自己和他人都活得更有價值,讓彼此的世界都變得更加美好。服務並不是我們單方面給甚麼,對方就要接受甚麼,我們應該要了解他人真正的需求,主動的瞭解而非用狹隘的偏見做自以為是的卻實為多於的幫助。我覺得這學期服務下來,看到許多自己的不足還有他人的需要,我們都在學著慢慢成長,我覺得我學會看見小朋友害怕的真正原因,更懂得去理解這群人,並且知道針對不同個體要用不同的方法協助。課程提供一個平台讓我們有機會去服務這群人,一開始感覺像是用半強迫的方式,但有這個力推動我們才能化被動為主動,如果沒有規定要寫服務紀錄表格,我應該也不會花那麼多時間把許多回憶和思考的過程記錄下來,以後回來看也會有更多感慨,看到成長的自己是如何一路走來;如果沒有規定參加反思大會,我也無法知道跟我做同樣的事的人有甚麼不同的想法或有創意的做法,或有甚麼共同的感觸等等。

(作者係PT104大學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