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CL看人生

很榮幸能聽到南加大Prof. Susan Sigward的演講,感謝老師們精心的安排,因為電子報的邀稿,不才小弟我有機會來分享一些心得。

我們曾經在中風病人的身上學過No-use phenomenon,病人會習慣用好邊做事,不去用壞邊做事,而PT的治療重點之一會是透過好邊帶著壞邊運動,達到功能上的恢復。這次的演講給了我一個很驚豔的故事:骨科病人也會有Learn no-use的情況發生。個案在你面前的表現可能不是最真實的,他有可能在你治療時表現一切很好,離開治療室卻打回原形,也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讓傷側處在No-use的狀態(或說是Underuse,只用部分的能力做事)下活動。Susan老師以ACL重建手術的案例與我們說明這樣奇特的發現,剛開始請個案蹲下來的時候他可以完成,不過仔細觀察下他在兩側下肢受力的分布並不一致,但藉由Cueing或是Feedback的手法讓患者留意雙側的均衡承重,得到的效果相當的不錯,所以個案在治療師的監督下其實是可以把動作做好的。當我們進一步思考,這樣的提醒是否能夠不只停留在診間?是否可以進一步日常化和商業化呢?這樣的狀況或許是普遍出現在手術後的個案,又或是任何一位受傷的病人。

這一次的演講帶給我最大的收穫是「要思考的更全面一點」,演講到最後並沒有什麼絕對的答案,這之中還有好玩的事可以去探索,許多可能的原因和思考等著我們去找尋。期待我時時能夠「Think out of the box」,保持彈性且活躍的思維面對之後的個案,甚至是之後的人生。

 

Prof. Susan Sigward(右三)與系上老師合影

(作者係PT104大學部學生)